在职哲学博士2009年湖北大学哲学院招生简章
湖北大学哲学系招收攻读在职哲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本专业招收哲学与伦理学、伦理学史、应用伦理学方向的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生。
一、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身体健康,且符合体检标准。
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应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修读过5门以上相关的硕士生课程,且成绩合格,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论文)。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5、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二、在职哲学博士报考时间、报名地点、考试时间及考试地点
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三、学科介绍
伦理学学科是湖北大学具有实力、优势和特色的重要学科。2001年成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学科,是湖北省“楚天学者岗”设岗单位,1998年开始招收伦理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1月获准招收伦理学博士研究生。本学科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鲜明的学术特色,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湖北省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整体学术实力和学术水平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列。
本学科现有科研人员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4人,博士在读1人。本学术队伍基本上具备了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江畅教授担任本学科点负责人,戴茂堂、强以华、陈道德和龚群教授担任本学科点学术带头人。
本学科以关注和研究人类(特别是中国)的价值与道德问题为宗旨,以个体自主和整体和谐为旗帜,以重批判、重对话、重建构为指针,以出思想、出观点、出理论为使命,力求在哲学和伦理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沙湖学派”。本学科注重中西比较研究,在中西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研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注重学术体系的构建,形成了国内有代表性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体系;注重学术研究向生活世界延伸,把理论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捆绑起来研究;注重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建成了国内价值哲学研究与国际价值哲学研究的通道。 本学科有较宽的学术研究领域,拥有理论伦理学、伦理学史(西方伦理学史、中国伦理学史)、应用伦理学(管理伦理学、文艺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经济伦理学)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又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层面研究伦理学的学术特色和研究格局。
四、在职哲学博士方向介绍
1、哲学与伦理学
本方向从价值论的宏观视野研究伦理学,把伦理学看作是人生哲学、价值哲学、幸福哲学,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以幸福、和谐、智慧和优雅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体系。
2、伦理学史
本方向以理论伦理学的研究为参照,重点展开西方伦理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以及中西方比较伦理学史的研究,意在整理、挖掘中西伦理学的已有成果,探索中西伦理思想的学术贡献和现代价值,推广伦理学的丰富历史遗产,服务于理论伦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的操作指向。
3、在职哲学博士应用伦理学
本方向以理论伦理学为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以伦理学史为应用伦理学的广泛参照,将伦理学研究与解决当代社会全新、重要、紧迫的伦理问题结合起来,使伦理学为解决当代现实问题服务。重点对经济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管理伦理学、家庭伦理学和网络伦理学展开研究。
![]() |
![]() |